第七部分:秦晋争锋,折戟襄阳 200:邓羌大战桓石虔,姚苌截杀火烧坡 (第1/2页)
对面一见桓豁气晕坠马,大帅杨安哈哈大笑。大将邓羌言道:“大帅休要与他多言,待我出马,斩敌帅桓豁!”
“擂鼓助战!”
一通战鼓擂响,邓羌催马出战,这邓羌掌中一口长柄定魂刀,胯下黄骠马,直奔桓豁而来,大将竺瑶喝道:“待我战他!”
晋军鼓响,竺瑶拦住邓羌,二人杀做一团,十几回合,竺瑶险被邓羌砍落下马,抵挡不过,只得驳马败退。这时又有毛安之喊道:“竺将军勿慌,安之来也!”
毛安之掌中一柄烈焰宣花斧,催马挥斧,直取邓羌,二人盘马厮杀,毛安之虽有万钧力气,但邓羌更是刀刀逼人,如风掠面。
又战十几回合,毛安之被打的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桓豁被左右扶坐地上,看着邓羌勇猛过人,暗自赞叹,说道:“久闻邓羌之名,今日得见,名不虚传。”
长子桓石虔道:“父帅不必多虑,孩儿出马,定可战他。”
“我儿多加小心。”
只见桓石虔策马提槊,出阵来战,“安之将军,石虔来也!”
桓石虔替下毛安之,大战邓羌,三度交手,只见这桓石虔一条紫铜盘龙槊,如龙腾舞,招招逼命,真见得:
槊上金光映日红,相争二虎啸苍穹。三分魄力仗豪胆,五股勇风称骏雄。
跃马两川惊大地,翻身独斗贯长空。沙尘腾出又飞滚,气势逼人且汹恫。
桓石虔与邓羌大战一百回合,未分胜负,难辨高下,三军震撼,两阵无声,秦晋将士看得目瞪口呆,叹息不已。眼看午时已过,军师郝隆道:“邓羌真当世猛将,少将军年轻勇武,尚不足以胜这邓羌。鸣金收兵,再图良策!”
金锣敲响,晋军鸣金,桓石虔用槊指着邓羌喝道:“贼子休狂,今日收兵,待我明日再战!”
“黄口小儿,明日见阵,我必斩你!”邓羌也催马归队,两军交战无果,只得收兵。
晋军众将回到中军大帐,桓豁坐在病榻上,很是失望,桓石虔道:“今日孩儿大战邓羌,正欲诛那贼子,不该急于鸣金收兵。”
桓豁道:“邓羌乃关西猛将,骁勇不凡,连战三阵不曾败北,僵持下去,我儿未必能胜。”
“那父帅之意,如何破敌?”
桓豁道:“成都府城坚兵多,秦国援军,从汉中又源源不断,如此消耗,无济于事。”
军师郝隆道:“前番用关门打狗,如今看来,唯有再度使用此计,切断秦军后援,方能攻克成都。”
“军师有何良策?”
郝隆道:“成都府东面,群山环绕,山路盘复,可派一支人马,绕道而过,迂回包抄,直取绵竹,二度切断出川咽喉。”
桓豁站起身,看看身侧悬挂的一张布图,转身说道:“就走巴西,绕过群山,袭取绵竹。”
众人望着地图,也点头称是,桓豁言道:“传我帅令,命毛穆之、毛安之点齐一万人马,绕行巴西,偷袭绵竹。”
“得令!”
毛穆之、毛安之点齐一万人马,走巴西郡的山路,绕行成都,再度直奔绵竹关。
一万将士,说是不多,沿着巴山蜀水,婉转前行,那也是阵型似长蛇,见头不见尾的大队人马。
......
秦国的探马,飞跑回营,探子进了中军大帐,作揖言道:“启禀大帅,今日探得晋军万余人马,向巴西而去。”
巴西在成都府东面,杨安捋了捋胡须说道:“分兵万人,进了巴西,那桓豁意欲何为呀?”
军师权翼端坐许久,不曾言语,杨安道:“权翼军师,你到说说,那桓豁如何盘算?”
“以权某之见,桓豁要抄大帅后路。”
“何以见得?”
“巴西群山环绕,路途蜿蜒,桓豁此行,欲图大帅身后。”
杨安道:“本帅该如何是好?”
权翼道:“涪江西侧有一火烧坡,此地奇险,大帅何不在此设伏,阻截晋军。”
“好,”杨安道:“姚苌、李蛮,命你二人,点兵一万,赶赴火烧坡,截杀晋军,万不可使其抄了后路。”
“得令!”姚苌、李蛮点齐兵马,星夜兼程,先一步赶赴火烧坡。
抵达山中,兵马歇脚。主将观看地势,李蛮言道:“探马来报,绕行晋军,乃是毛穆之兄弟。景茂兄有何破敌之策。”
姚苌(字景茂)道:“自古行军,必选依山傍水之处,火烧坡正靠涪江。”
“那你我就藏身山上,待其到此,一冲而下。”
姚苌道:“既然山下是涪江,我欲用火攻,将晋军逼入涪江。”
“景茂兄妙计,火烧水淹,必胜无疑。”两人商量定计,便在火烧坡山上设下埋伏,静候晋军。
毛穆之、毛安之率大队人马,一路前行,沿着涪江而进,有涪江水源,食宿生活也方便不少。眼看天已不早,毛安之道:“此地依山傍水,实乃安营扎寨之地,连日行军,山路蹒跚,甚是辛苦,不如就在此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