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秦晋争锋,折戟襄阳 185:假道伐虢入汉中,排资论辈让相位 (第2/2页)
中书侍郎车胤站出,端朝板道:“微臣以为,暂不可调用桓豁。”
“为何?”褚蒜子问道。
“汉中来报,秦王苻坚举兵南下,讨伐仇池,仇池临近汉中,乃是假道伐虢之计,大有图谋入蜀之心,桓豁远在荆州,正宜入蜀迎战。望太后明鉴。”
丞相没选成,又得到了前秦入侵的消息,褚蒜子道:“事出紧急,就命谢安暂署丞相事,再诏桓豁,荆州募兵,筹备汉中之战。”
......
只因汉中战事紧迫,到了晚间,褚蒜子再度召集官员,商议迎战,王彪之、王坦之、车胤相继来到显阳殿,唯独谢安未至。褚蒜子刚命谢安署理丞相事,第一次召集便因故未到,褚蒜子问道:“今日到是蹊跷,刚让谢安署理丞相事,便告病不至。”
王彪之道:“谢安有意谦让,本是美德,只此时汉中战事在即,不可耽搁呀。”
褚蒜子道:“总不能天子、丞相全让哀家一个人担着。”
王彪之道:“臣等这就赶往谢府,请谢安入宫。”
“罢了,”褚蒜子道:“哀家最知谢安,若请他拜相,还需哀家亲往。传旨,起驾谢府!”
王彪之、王坦之、车胤三人跟随太后御驾,出了宫城,直奔谢府。
到了谢府门口,不见谢安身影,只见长子谢琰率一干家丁,出门恭迎,褚蒜子下了车辇,便问道:“哀家造访,谢爱卿为何不迎?”
谢琰道:“回禀太后,家父今日突得腿疼病,难以起身,未能入宫。”
“哀家既然来了,正要探病,快头前带路。”
“太后请。”跟着长子谢琰,一路进了谢府,过了内院便到谢安寝室。往里间屋一望,谢安正靠坐床榻。
褚蒜子对跟随的几个臣子,说道:“几位卿家,门外等候。”
王彪之、王坦之、车胤在门外候着,褚蒜子便往房中,谢安道:“微臣刚得痛风,疼痛难忍,不能入宫,还望太后恕罪。”
褚蒜子道:“不必装了,小舅舅清心寡欲之人,为人淡薄,哪来这么多的病。如今战事吃紧,小舅舅怎好在此装腔作势?”
谢安道:“丞相人选,关乎社稷,臣实在不可当。”
褚蒜子道:“哀家唯贤是举,岂能不识栋梁,小舅舅为丞相,有何不妥?”
“臣以为选相,唯人心是举,成也罢,败也罢,得人心者得天下。论起朝中威望,臣远不及几位老臣,故而推辞。”
“那人心又在何人身上?”
“王彪之,”谢安称许道:“朝中大事,人心各异,各怀心思,能服百官之人,非王彪之莫属。”
“原来小舅舅早有人选?”
“王彪之在朝中威望,世人皆知,刚正不阿,立朝正色,直言敢谏,真乃贤相之姿!”
“好,”褚蒜子道:“小舅舅谦让礼贤,不贪官禄,大晋社稷何愁不得贤才,哀家就命王彪之为尚书令,领丞相事。”
“太后英明。臣的痛风之症,顿时消散,真乃神来良方。”
自此王彪之六十七岁高居相位,满朝文武,无人不服,谢安进退得当,大得赞誉,真可谓:
烽火仇池汉中延,苍髯白发相群贤。恭良谦逊广佳誉,论辈排资敬暮年。
立主更重长幼序,为官首选德为先。长歌千载颂君子,美誉江东多让贤。
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73年,就在桓温死后不到两个月,前秦天王苻健以讨伐仇池部为名,以杨安为元帅、苻方为监军、李威为军师,又有李蛮、姚苌等将,举兵七万,大举南下,收复仇池部,继而危及汉中。东晋朝廷紧急调集荆州大都督桓豁,统率五万大军入蜀驰援
一匹快马飞奔,驰入汉中,探马校尉来到太守府,自从当初桓豁剿灭司马勋,收复汉中,便换了太守,此时太守名叫杨亮。校尉拜见太守杨亮,言道:“启禀太守大人,荆州都督桓豁,已起兵入东川,命在下告知,务必坚壁清野,不可贸然出战。”
“知道了,下去吧。”
等校尉退下,杨亮道:“既然桓豁来援,我等便可以逸待劳。”
副将郭宝作揖道:“太守何必苦等,秦兵驻扎青谷,我等便可迎战,必得头功。”
“何以见得?”
“秦帅杨安,庸碌之人,先锋李蛮,无名之辈,太守怎知我等不能取胜?我等绝非贪生怕死之辈,愿为头阵,斩立首功。”
太守杨亮一想,说来也是,杨安名望不大,岂能未战先怯?杨亮道:“如此说来,我命郭宝点兵一万,卜靖为副将,迎战杨安,夺取首功。”
“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