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阅读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孙新政的开始,让世界臣服于大明!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孙新政的开始,让世界臣服于大明!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孙新政的开始,让世界臣服于大明! (第2/2页)
  
  将其隐蔽置于《大明日报》总部的里面,既方便姚广孝办公,也巧妙遮掩了人员身份。
  
  原来的献王府,则变为了大明银行的总部。
  
  大明银行扩张速度的很快,原来的旧址,早已不够用了。
  
  如今朱允炆被圈禁,献王府空置,正好将其利用起来。
  
  王府占地极广,用来给大明银行作为总部办公,绰绰有余。
  
  ……
  
  东宫。
  
  在雯儿的伺候下,刚刚起床的朱允熥洗涮完毕,一边吃早餐一边看起了刚刚送过来的《每日简报》。
  
  册立皇太孙的程序非常繁锁,祭告天地、祖宗、社稷等事情,都必须亲力亲为。
  
  几天下来,可将平日里养尊处优的朱允熥累惨了。
  
  如今总算结束,又可以重新过上悠闲轻松的幸福生活。
  
  与大明日报以及朝廷的邸报不一样,《每日简报》是一份绝密报纸。
  
  这份报纸汇编完成后,阅读者只有一个人,那便是朱允熥自己,外人皆不得翻阅。
  
  除非有朱允允熥的额外批准。
  
  老朱处理朝政,每天批阅数不清的奏章,即便日以继夜的007仍然难以完成工作。
  
  为了防止自己遗忘事情,老朱甚至在居住的房间内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纸条。
  
  做完一件事,便撕掉一张。
  
  这种处理方式,也幸亏是老朱精力旺盛,抗压能力远非常人所能及。
  
  要不然,换上一个普通人长期如此,恐怕要不堪重压而精神分裂了。
  
  但朱允熥翻阅过大臣们递交上来的奏章,发现里面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没有任何用的废话。
  
  剩下的百分之十,绝大多数也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真正高价值的内容,不到其中的百分之一。
  
  因此,朱允熥便命令负责处理奏章的通政司将奏章内容制作成摘要,汇总为简报。
  
  比如说,御史,给事中,大理寺卿等等十几个人一起弹劾户部尚书,如果朱允熥要看奏章的话,仅是将十几个人弹劾奏章看完,都需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
  
  但汇编在简报上,就变成了一句话的内容。
  
  写得再详细一点,也不过是两三段文字罢了。
  
  再比方说,地方官员上报灾情,军情的奏章,因为不同的官员都会上报,许多奏章内容都是重复的,大同小异,汇编到简报上,就非常节省时间。
  
  至于大臣们上交的贺表等,那便更不用说了。
  
  一篇篇看起来很耗精力,完全没有必要。
  
  汇总后处理,才是正确的方法。
  
  通政司的官员接到奏章,必须在大堂里面当众打开,以防止有人私藏奏章,遗漏重要消息。
  
  打开后便进行摘抄,再由三名不同的官员进行三次审阅,确认内容摘抄无误,再整理汇编为简报。
  
  原来的奏章,则在抄录两份之后,分别放入三处不同地方的进行档案封存。
  
  如果朱允熥在看简报的时候,觉得这个消息很重要,想进一步了解情况,要查看奏章原文,再由有司官员取出来,送到他面前。
  
  如若不然,就不必要了。
  
  几百份奏章,汇编后变成了薄薄的几张报纸,皆是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写成,只需要半个时辰,便可全部看完。
  
  至于批阅,也十分方便。
  
  首先是大部分奏章所禀报的内容,只是告诉皇帝知晓,实际上并不需要皇帝亲自批阅。
  
  六部和其他有司衙门自己就会处理。
  
  所谓的皇帝批阅,也无非是在上面写一个“知道了”。
  
  这种奏章,在简报上汇集起来,朱允熥一样的批阅。
  
  比如地方几十名官员上奏章分别报灾,批示该怎么处理就行了。
  
  本来就是一件事,用不着分别做不同的批示。
  
  再加上看的又是简报,效率可以说提升百倍都不止。
  
  其他的奏章,也是同理。
  
  除了摘取的奏章简报之外,他每天还会看探听司汇聚起来的情报,同样也是一份简报。
  
  正好与奏章里面的内容互为对照。
  
  既能防止官员在奏章里面谎报消息,又刚好印证探听司的情报打探能力。
  
  若官员呈上来的奏章和探听司上报的情报内容一致,则基本可以判断为真。
  
  否则,就要好好复查一下了。
  
  看完这两份简报,可以说,朱允熥对整个大明的动向,都一清二楚。
  
  这实际上是后世现代国家通行的措施。
  
  相比封建时代的大明,后世现代国家治理的复杂度何止是增加了百倍。
  
  国家元首每日需要处理的事务之多,更是这个时代的人难以想象的。
  
  一般而言,后世现代国家会由情报部门,国家安全部门等汇编重要情报信息,供国家元首了解情况。
  
  比如说,鹰国的大统领,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情报局递交的《每日简报》,让其对国内乃至全球的事务,都有清楚的了解。
  
  若非如此,若是按老朱之前那种低效的方式,一件件批阅奏章,后世的国家元首累死也处理不完。
  
  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朱允熥正是从中得到启发,才将这项措施,引进到了大明。
  
  老朱需要没日没夜的007才能完成的工作,他一个小时就做完。
  
  接下来便能闲哉悠哉的享受生活了。
  
  今日的《每日简报》并没有太多重要的事情,朱允熥利用吃早餐的间隙翻阅了一下,接着又随手批阅完毕。
  
  他的心中浮现出筹谋已久,即将实行的另一项重要计划——招募并训练新军。
  
  要开启对倭寇乃至倭国的战争,靠大明原来的旧式军队,是行不通的。
  
  并不是说打不赢。
  
  大明建国不久,士兵们都是百战精兵。
  
  将领也是久经沙场考验的老将。
  
  这个时代的大明军队,打赢倭寇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那样做太低效了,会造成大量的伤亡,以及财政上的沉重负担。
  
  朱允熥想干脆利索的将倭寇全部剿灭,令倭国从此臣服,便需要一支全新的军队。
  
  一支大明从未有过的强大海军!
  
  他要让这支军队成为大明最锋利的剑。
  
  兵锋所指,整个世界都将在大明的坚船利炮下颤颤发抖,为之臣服。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