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尚书令法正 (第2/2页)
坐在诸葛亮对面的,便是如今风头大盛的法正了。
法正,字孝直。
建安十三年,在张松的安排下,法正作为使者面见刘备。
刘备早就从张松那里听闻了法正的才能,是以见法正之际亲自出迎,在经过交谈后,更是引为知己。
在刘璋麾下怀才不遇的法正,认为刘备雄才大略,是自己应该辅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后,便跟张松密谋。
之后,法正先是劝服刘璋,请刘备入川,又在入川之战时,作为内应。
可惜张松且因为事情被张肃败露而被刘璋斩杀,而刘备也是直接攻取益州。
建安二十二年,也就是前年。
法正在见到曹操夺取汉中之后,未能进取益州,定是内部出了问题。
而夏侯渊和张郃二人的能耐不足以镇守汉中。
于是主张攻取汉中,认定汉中对刘备大业意义重大。
上,可讨伐国贼,尊崇汉室。
中,可蚕食雍、凉二州,开拓国境。
下,能固守蜀中要害。
刘备听从建议,发动汉中之战,在法正的指挥使下,黄忠斩杀夏侯渊,大胜。
可以说打了大半辈子的仗,这次的汉中之战对于刘备来说意义最为重大。
法正也被册封为尚书令,风光一时无两,更在诸葛亮之上。
除了诸葛亮,法正外,还有伊籍,刘巴,李严,费祎,董允这些人。
不过在论事里,他们跟刘禅差不太多,只有听的份。
主要的话语权,基本上就是在诸葛亮跟法正手里,他们才是刘备集团的二,三号人物。
在刘备的示意下,诸葛亮首先进行讲述,或者说汇报。
主题是关于对汉中的耕地,人口进行恢复。
刘备夺取汉中前,曹操把汉中几乎大半的百姓都给强行迁徙走了,留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
汉中良田很多,那么从其他地方迁徙人口过来就成了重要的事情。
这些事务,基本上都是诸葛亮在进行处理。
听完后,刘备客气的说道:“辛苦先生了。”
诸葛亮回道:“此臣之本分也。”
接下来就是第二个主题,关于蜀科的制定。
诸葛亮秉承的是法家理念,最早在跟随刘备的时候,就提出以法治军,使得刘备军队战斗力飙升,而后便提出依法治国。
所以认为蜀科应当严格定法,执法,百姓跟贵族都要遵守。
法正却有些不高兴了。
因为按照诸葛亮制定的法律,自己在其中违背了许多条。
“军师将军,如今汉中初定,大王晋升,当是大赦天下之时,怎的出具如此严峻刑典。”
“依我之见,还是宽松些好,这也能让治下百姓,能够感受到大王的仁德。”
面对法正的挑衅,诸葛亮却没有去进行对抗,反而是顺着其话道:“尚书令言之有理,确实是亮有些考虑不周,还请尚书令多多指教,共商详细。”
这就是诸葛亮的才能和情商了,他不跟法正对着干,反而是拉着法正一起制定。
既然你认为律法太过严苛,那咱们就逐字逐句的来讨论吧。
这话一出,法正就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很是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