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叫花鸡 (第1/2页)
朱元璋站在那里,呆住了。
他终于明白了朱寿的意思:就是借着“叫花鸡”的名头,在民间传播他的影响力,让那些不喜欢读书的人也知道,大明朝曾经有过一位洪武大帝。
现在的百姓虽然知道他,知道他收复了大汉江山,但除此之外,对于皇帝的一切几乎一无所知。
对于历朝历代的皇帝来说,这可能是件好事,因为这样才能凸显他们与平民百姓的不同。
然而,朱元璋却不同,他是皇帝,同时也是一个从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普通人。自古以来,没有人比他更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
朱元璋对此心知肚明,因此他拒绝了祖先们提出的攀附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建议。
他要走一条亲民的路线,经常微服出巡,深入民间了解疾苦,他还制定了《大明律令》,严惩贪污腐败的官员。
平时批阅的奏折堆积如山,但他始终如一,因为他亲身经历过那种困苦。历史上所有的皇帝都声称爱民如子,但没有谁能真正感同身受,除了老朱。
普通百姓很难直接对皇帝形成深刻印象,他们很难理解皇帝有多伟大。换句话说,其实百姓对朱元璋的认知并不全面。
当然,老朱也不是那种虚荣之人,把名声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他只希望百姓过得好就满足了。
如果百姓发自内心地尊敬他,他会非常开心。
看到爷爷脸上露出赞同的表情,朱寿接着说:“爷爷,明天就可以派人将这叫花鸡的做法教给百姓,并借此机会讲述洪武大帝与叫花鸡的缘分。
您亲自向皇上陈述利弊,请求赐个名字,这件事最好私下进行,否则朝中那些老臣们绝不会同意。”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道亮光,觉得这个主意可能行得通。
他不怕臣子们议论他,只要他们不作乱就行。
虽然叫花鸡不如土豆那样实实在在的粮食作物,但对于老朱来说,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在百姓智慧尚未开启的时代,他们对这类神秘兮兮的故事最感兴趣。
只要悄悄推广叫花鸡,这样的传说就会迅速传遍全国各地。
到时候,老朱在合适的时候赐名,就等于认可了这个传闻。这样一来,叫花鸡就会与朱元璋紧密联系在一起,就像八公山豆腐之于淮南王,东坡肉之于苏轼一样。
一旦提到这个人,相关的事迹就会越传越广,自然而然会让人想起朱元璋的赫赫功勋。
“这办法可行,但名字和故事都太平庸,得换一个响亮的名字,就叫‘洪武鸡’。”朱元璋一开口,李善长立刻绷不住了。
怎么能顺着朱寿的想法一步步走下去呢?虽然这个想法不错,但容易让百姓对皇室缺乏敬畏之心。
朱棣更是谨慎地提醒:“爹,要不咱们再考虑考虑?”
朱元璋怎么这么轻易就被孙子说服了?朱棣这么一提,朱元璋意识到自己差点暴露了身份。
“嗯,朱寿别急,这件事还需皇上斟酌。”朱元璋尴尬地笑了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