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忧心 (第2/2页)
看样子,北汉军不久后又要发动东扩战争了。
郑亨,明庐州合肥人,明朝开国将领郑用之子,明朝初期将领。
明永乐元年(即1403年),郑亨担任总兵官,与武成侯王聪、安平侯李远镇守宣府。
在镇守宣府期间,北面鞑靼曾多次领兵进犯,郑亨在一次亲自领兵出征时来到了这个世界,并创建了宣府城。
郑亨来到这个世界时还带着五千宣府镇兵一起过来,其实力原本是很强的,却不想刚好处在了北汉边上。
在五代十国末期,北汉属于十国最后一个政权,实力并不强。
可来到这个世界后却不一样了。
来时,北汉就拥有二十多万百姓,再加上麾下有刘继业这等名将统军四处征战,很快就将宣府城西面的大片低于打了下来。
如今,北汉已拥众超五十万,受限于粮草和军械,北汉的兵力虽未大肆扩张,却也仍有两万多人,且大部分都是从原来世界带过来的精锐。
面对这样一股势力,仅有两万余人的宣府城根本没有胜算。
若是将北汉换成其他的另外势力,郑亨或许早就降了。
可北汉他却看不上。
北汉现任君主就是儿皇帝刘钧。
作为明朝开国将领开国将领郑用之子的郑亨根本看不上这样的政权。
而且,据宣府城打探到的情报,北汉现在的情况很不妙,国内一直都很缺粮。
现在投效北汉,也不过是多混几天而已。
身处乱世,北汉这样的政权必然是无法长存的。
虽不想投效北汉,可北汉的兵锋很快就将剑指宣府城。
这又是郑亨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危机。
郑亨紧皱着眉头,苦思对策。
北汉军将领刘继业乃名将,郑亨先前多次与其交战都没有占到丁点便宜,东面的魏博军指望不上,唯有云州城的史彦超或可为援。
且战事一起,城外的大量系统农田肯定是收获不了了。
一旦战事持久,宣府城将陷入缺粮的境地。
如此局势,对宣府城确实大大不利。
踏踏踏~
就在郑亨皱眉沉思之时,一阵脚步声从下方传来。
转头望去,一名军中斥候正快速赶来。
“禀总兵官,云州城那边的情况已经探查清楚了。”斥候来到近前,向郑亨恭敬汇报道。
“哦?快说!”
闻言,郑亨连忙道。
“前往云州城的那些人是来自复夏军的一支商队,他们在云州城盘桓了几日,如今已离开云州城北上了。”斥候道。
“复夏军的商队?”郑亨口中喃喃着,脸上若有所思。
复夏军之名,郑亨已经听过。
这是一股来自玉山南面的势力,其实力不详,唯一可知的就是这是一股汉人建立的势力。
以往,郑亨对复夏军不会太过在意。
可如今复夏军竟已和云州城建立了联系,这就不得不让郑亨重视了。
云州城是宣府城唯一可以依仗的后援,若云州城有变,宣府城又该何去何从?
必须要趁着北汉军还未发动攻击前赶往云州城一趟!
想到此处,郑亨立刻吩咐道:“走!回城!”
离开前,郑亨再次转头看了远处的交城一眼。
此时,交城大营里喊声震天,一个个北汉军方阵在令旗的指挥下不断变阵移动着,校场外的猎猎旌旗随风飞舞,声势不凡。
校场内的点将台上,身着甲胄的刘继业手里拄着一柄大刀,望着下方阵列严整的大军军阵,脸上却笑意全无,眼眸深处更是流露出焦虑和无奈。
国事艰难,令人忧心。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半年多时间了,北汉国的情况不仅没有半点改观,反而更困难了。
外部虽然没有了辽国和大宋国的压迫,但内部的生存危机却陡然增加了。
缺粮!
这是摆在北汉国君臣面前最紧迫的危机。
面对如此危局,北汉国最应该做的事情其实是整顿内部,趁着春季天气尚好,加大农田的开垦力度,然后君臣同心,共同渡过这个难关。
待到来年,有了足够的粮食以后,再谈挥军东扩之事。
然而,北汉国的皇帝刘钧,以及朝中的不少重臣们都不这样认为。
他们认为北汉国兵强马壮,应该尽快东扩抢粮食。
可东面的宣府城、云州城、魏博军每一个好惹的,都不可能短时间内将其拿下。
不仅粮食抢不到,反而会因为大军出征而消耗更多的粮食。
如此一来,北汉国该何去何从?
若是战事不顺,他又该如何向朝廷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