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无将可用,这不都是将吗? (第2/2页)
看着看着,朱常淦顿时会意孙传庭的意思了。
他这是想调集一些陕西的旧将过来,陕西?榆林?
朱常淦突然想起一件事,大明朝灭亡之前最悲壮的一场战事。
那就是榆林守城战。
在守城总兵弃城而逃的情况下,群被朝廷弃用而赋闲在家的总兵却自发组织起家丁令,召集全城百姓共同守城,以不足五千人的兵力硬抗敌人七万大军的围攻,整整十二天,最终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
在这场战役之中,以身殉国的将领二十六位,其中总兵就有八位。
当时九边重镇,宁夏,甘肃,延安府等在起义军面前势如破竹,可在榆林城的时候,却是遇到了大麻烦。
榆林原本只是延绥镇下的一个卫,成化年间,延绥镇将治所迁至榆林,此后通称榆林镇,乃是九边重镇之一。
明史,榆林天下重镇,兵最精,将材最多,燃其地,罪己想要罪罚。
榆林这个地方土地贫瘠加上又紧挨着蒙古草,每次草原部落南下,榆林都是最先遭灾的地方。
从大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在此地驻扎了大量居民,世世代代与蒙古人交战,民风彪悍,诞生了无数的将门世家。
榆林之战自十一月十五日起至二十七日被迫仅凭着这些废将和城中几千守军应守了整整十二天。
要知道李自成当初三路大军齐出,南路军和西路军一路势如破竹,沿途周县纷纷弃械投降,唯有榆林抵抗最为激烈,也最为悲壮。
此战,十几位副总兵以上高级将领全部战死殉国,副将以下军官全部力战而死,同时城中无论是在职的文官还是赋闲在家的文职如户部主事张云鹤、知州彭卿、柳芳,皆自杀殉国。
城中妇女死义者更是数以千计,城破后,井中尸满,大顺军随后屠城。
后世有不少人在谈及此战时,都忍不住感慨,榆林是出天下精兵的地方,却常年断绝军事粮饷。
纵观尤世威等人的履历,可以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出身于将门,或是崛起于行伍之间。
历任九边重镇,跟蒙古人、女真人、起义军都交过战。
“王承恩,给朕查一下,在榆林赋闲在家的总兵都有哪些?”
没过多久,王承恩就回来了,
“皇爷,有七位。”王承恩将几人的名单放在了皇帝的面前。
在榆林赋闲的就有原山海关总兵尤世威、王世钦、原保定总兵王世国、原宣府总兵侯世禄、原山海关总兵侯拱极、原天津总兵王学书、原延绥总兵李昌龄……原山海关副总兵杨明、原定边副总兵张发、原孤山副总兵王永祚等这些赋闲的将领手中都有自己的家丁。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七位总兵……好嘛,这榆林城也真是藏龙卧虎了。
怪不得孙传庭会惦记这个地方,原来是惦记榆林城中的这支精兵。
榆林是明代陕西将门的根据地,明朝各地的总兵出身于榆林的总兵数不胜数。
这些家丁在明末就是精兵的代名词。
这些总兵都是在崇祯朝因为犯了一些错误,然后被崇祯摒弃不用的,以尤世威为例,除了他之外,还有兄弟尤世功、尤世禄皆以勇敢著称。
天启年间,累官建昌营参将,守墙子路。
崇祯二年擢总兵官,镇守居庸、昌平。
崇祯八年,统兵防守潼关、朱阳关等地方,结果因为部队发生瘟疫,与起义军交战失利,被崇祯给解除职务,赶回老家。
关于此事,宣大总督卢象升曾经为他求过情,“尤世威善于安抚士卒,懂得军事,只是因为他的几千客兵久守荒山,发生病疫,才交战失利。如今正值用兵之时,不用他岂不可惜?”
可惜崇祯直到最后也没有再启用他,只在崇祯十五年的时候,让尤世威和他弟弟尤世禄进京,等候调用,随后又回乡赋闲了。
榆林,这些将门世家也将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为大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崇祯天天说无将可用,无将领可用。
这不都是将吗?
“传朕的旨意,让榆林城中的这些将领,进京述职。”朱常淦让孙承宗拟旨。
“陛下,还请三思啊!”孙承宗忍不住开口道。
“还请陛下三思!”杨嗣昌也站出来劝道。
一下子调集这么多的赋闲将领入京,而且还都成山西籍的人,顿时引起了朝中大员的非议。
“朕已然三思过了。”朱常淦眯着眼睛,强硬道。
如今的军机处,已经将兵部的权利架空大半。
武将的任免已经尽数落在了皇帝的手中,朝中江南各族人数众多,自己增加西北边陲的一些将领进来,也符合自己的利益。
榆林之战,
这数千人挡住了起义军七万人马的攻城,打退了敌人敌人一波又一波的攻势,最后全都殉国。
自己不知道还好,知道了,自然不可能再次让这种事情再次重演。
……
四望山,日头有些偏西,风吹着山花摇晃,阳光透过树梢落在地面上,斑斑点点,天气已经彻底进入夏季,树木舒展开来,远处寺庙的钟声远远的袭来,让崇祯看着远山的不由感慨。
“这大明的夏天,真的与宫里面的不一样。”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然后扭头朝着学堂的方向走去,而在不远处,有一个身影正盯着他。
正是红娘子,对于崇祯来说,他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江山,是不一样的气息,是恍若隔世。
但对于她来说,却是另外一种心情了。
遍地尸骨,流民,哪怕是到了夏季,也是灾荒,人吃人,她看到不是恍若隔世,而是凄惶,是血腥,是兵灾,是官府收税,是一个个的百姓的坟头。
此时一个山寨的人跑了过来,“大当家的,派去调查姑爷身份的人回来了,他是……”
红娘子猛地扭头,眉头紧蹙,“怎么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