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阅读 > 大明第一莽夫 > 第424章 战争并非只有武力

第424章 战争并非只有武力

  第424章 战争并非只有武力 (第1/2页)
  
  美洲,是肯定要去一趟的。
  
  汤昊意外来到了这个大明王朝,亲眼目睹了底层百姓生活之艰难困苦,总得要为他们做一点什么。
  
  他自问自己不是什么圣母君子,但若是连一点怜悯善心都没有的话,那与畜生何异?
  
  历史上,大明王朝的粮食产量低得令人发指。
  
  北方一个青壮的男人,耕种一亩地,能得麦两百多斤,因而,一户人家倘若想要维持温饱,若是不耕种三五十亩地,这一户几口人,怕是难以果腹的。
  
  南方的水稻产量则高一些,可高的也有限,不过是四五百斤而已,一户人家,没有十亩水田,想来也无法维持生存。
  
  这样低得令人发指的产量,又随着小冰河期的来临,如何能养活大明数千万人口,于是乎,流民开始出现,随着流民越来越多,内忧外患之下,这庞大的帝国最终会轰然倒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到大明中后期,早熟稻种植才真正开始在中国深入推广,这被称为一次农业革命,后世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这是世界范围内最惊人的变革之一。
  
  早熟稻最早是北宋真宗时期由占城传入福建,但还未广泛栽种,到了明代中后期,才在南方普遍种植,尤其是促成湖广地区转变成为最重要的粮食输出地区,形成“湖广熟,天下足”的格局。
  
  而稻米也是自此成为明代人的主要食粮,按大明科学家宋应星的估计,占据了七成的份额。
  
  早熟稻推广之后,在明代南方,一年二熟已经是最普遍的情况(不是的倒很少见),甚至有些地方是一年三熟,这样粮食产量才得以提升了不少。
  
  这东西,汤昊已经命人去占城找了,找不到就顺便灭了占城,没什么好说的。
  
  提前一步推广种植早熟稻,尽可能地提高大明王朝的粮食产量,不知道可以挽救多少条人命。
  
  至少,汤昊不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听到什么百姓易子相食的惨剧!
  
  否则,他良心难安!
  
  但这些都不能彻底解决大明缺粮的问题。
  
  除非能够抵达美洲,将土豆、玉米、花生、番薯这些高产粮食作物带回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横跨太平洋,理论上能做到,顺北太平洋暖流可以到达美洲,但是风险很大!
  
  在这茫茫大海上面,船队甚至要经过大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煎熬折磨,才能够找到陆地补给!
  
  而且大明水师从未走过这条航路,也根本就不知道具体航线以及这条航线上面会遭遇到什么困难,飓风、海洋、礁石等等,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船队全军覆没!
  
  虽然说,横跨太平洋,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后世考古学者在关岛、夏威夷等地发现了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居民一致性极高的古人遗骨,并且头骨上保留有大汶口人拔牙风俗的痕迹,可见早在数千年之前就有部分先民跨洋扩散到这些地区。
  
  论及技术问题,首先是海船的远洋航行能力。
  
  中国传统海船,一直以来有着不具备远洋航行能力,这其实只是刻板印象。
  
  从唐代开始,中国海船已经可以脱离海岸,进行一定距离的远洋航行,比如唐代贾耽所著《广州通海夷道》,记录了一条从广州经南洋、印度洋到西亚和东非的航线,其中从珈蓝洲(今尼科巴群岛)西行十余日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就是一条横渡印度洋的远洋航行。
  
  而后到了宋代,远洋航行能力进一步发展,南洋西洋航线大多是远洋直达,如《岭外代答》记载“广舶四十日到蓝里(今班达亚齐)住冬”,其他有蓝里到顾临(进印度马拉巴尔)三十天,顾临到大食六十天,皆是远洋直航的航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