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邺城建制 (第2/2页)
而王弥本人酷爱虐杀高门士族,在他手上的士族存活天数居然比井陉煤矿、绵山木场里挖煤砍树的士族男丁还要短。
“没有,护送百姓的军士大多是军户兵,没在路上虐害百姓。每攻下一处乡野间的坞堡,王将军便派人连诛三族。”
赵忠本人相当喜欢王弥将军的作风,由于他自己的经历,他恨不得亲自动手送这些士族上路。
“王弥杀心太重,那些士族男丁完全可以抓起来等着攻城时当填河民夫,成年女子也可以分给弟兄们当妻妾。我准备派个监军去,你物色一个人选。”
如今义军不缺土地,不缺甲胄,唯独缺乏壮丁,不能再让王弥这么祸祸下去了。
赵忠面色大喜,虽然管着不少人,但他上位时间很短,养气功夫还不到家。
“大将军,也不用我物色了,不如就由我监军王将军麾下,同时管辖所得百姓。”
“你?”这个毛遂自荐让李昊有点惊讶,随即大将军表示了同意。
赵忠与王弥出身完全不同,一个是冀州西部的赵郡人,另一个则是青州东部的东莱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上次出征前,我让你们商议的汉民、胡民杂居之策商议的怎么样了?”
这点才是李昊特地在入城前跑到此处营寨的主要原因。
“禀大将军,我与诸位上官、举主、同僚商议后,得出了两种安置之策。将已被汉人感化的胡民,按五汉五胡的户数配比安置,十户选一汉民队正,逃亡一户则其余九户皆受惩罚;未被感化的蛮夷胡民,则按八汉二胡的配比安置,以防胡民串联成事。”
他嘴里的举主便是李矩的那个管家仆人张仁。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下,举荐人便被称作举主,举荐人与被举荐人之间有很强的依附关系。
这种关系类似于明朝科举制下的座主与举人、进士,是官员们天然的抱团缘由。
张仁原先跟着李矩,李矩也在晋廷官场混过一段时间,这种隐形规矩也被传入义军的官场里。
不只是张仁、赵忠,先前投降的费立、卢志之间也有类似的关系,只不过士族出身的官员行事比较隐晦,而张仁、赵忠都是苦出身,照猫画虎用举主这层关系抱团。
“我义军治下只有上司、同僚、下属这三层关系,没有所谓的举主。”李昊给他提了个醒。
赵忠愣了一愣,才半跪在地,诚惶诚恐的谢罪。
让他起来后,李昊又问了数个关于安置百姓的问题,这才带着赵忠,以及自己的亲兵进城。
原先的都督府被改造为大将军府,井陉城内的那些官吏陆陆续续都搬了过来,邺城内的各处衙门也恢复运转。
除去西面的平阳郡、太原郡等地外,义军地盘已经形成了县、郡、大将军府所在的邺城这三级统治框架,县有县令、五百主,郡有太守、校尉,重要关卡、城池还有中郎将镇守,已经是个实打实的割据政权。
因此年后不断有人上表上奏请求大将军进位称帝,就建都邺城,但被李昊以地盘狭小、尚有强敌在南的理由推辞了。
这次回来,除去正常的处置政务军务外,他得将这事捋清楚,该画的饼要画,该给的封赏要给,免得名不正言不顺。
议事正厅里,身处邺城的文官武将已经到齐,与原先的跪坐于案桌后不同,义军议事时全员坐在高脚椅子上,大将军李昊坐北朝南,文官居东,武将居西。
文官首排是李辑、李晃这两兄弟,以及张仁。其后则是邺县县令卢志、邯郸县令费立等人,赵忠这种主事位于文官中间位置。
武将之首则是卢嵘,范阳就在中山郡东北部,卢嵘是范阳卢氏破落户这事瞒不住人,得知其出身低微后,李昊便让卢嵘留守邺城。
义军此前的除县令郡守外的官职任命都是李昊按明朝的六部设的,只设置了郎官、主事这一级。
两汉时期六部的职责由九卿分管,魏晋时演化出了三公、吏部曹、民曹、客曹等六曹尚书,这套做法被后世的李氏朝鲜偷学去,弄了个六曹二司出来。
“天序不可无统,人神不可旷主。大将军威振海内、恩施并冀,当进位为帝,以安天下百姓之心。”李辑率先劝进。
李辑领着他兄弟俩的私兵参与过多次大战,军职上被授予了中郎将,但仍旧管着监督工匠修缮、营造铁甲、军械的虞衡司之事。
邺城内有四五千名工匠便由他主管。
论才华,李辑远远在文官里排不到前列,其身后的卢志、费立等人都有才名,处置政务、率军征战两样都能做。
但他在文官里功劳最为深厚,又比大多数武将有才华,文官武将们也只能推他第一个劝进。
“虞衡司郎中所言在理,司马家的皇帝是个傻子,那些藩王们一个个有贼心没贼胆,我看这天子之位,就得大将军来坐。”卢嵘第二个劝进。
比起李辑,他的话糙了不少。
而后一名文官、一名武将轮流劝进,核心意思都是要大将军称帝。
当然,在李辑率先劝进之时,就有仆役端着十二旒冕服到大将军案前。
“你们又想着害苦我?”让主要的文官武将表达完意思后,李昊打断了后面之人的劝进,“如今义军地盘不足两州,汲郡、河内郡更是有大兵云集,随时准备北攻邺城,司马越也带着河北大都督的官职,即将带着青徐之兵从东面合围,此时称帝,过于劳民伤财。”
称帝不是简单的穿件衣服就能打发过去,除去繁复的登基大典、通常还要大赦天下,广加封赏,就义军紧张的财政,根本支撑不起一场称帝仪式。
“但义军地盘已经跨州连郡,若只有一个大将军的名号,确实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弊端。以寡人之见,还是加个王号吧!”
话说一半后,李昊转了口风。
这么多人等着加封呢,简单称个王,再把文官武将们的官阶往上提一提,人人都满意。
李辑、卢嵘、费立、卢志等人山呼大王英明,等他们起身跪拜完,李昊才说出他的设想。
“加王号尚在其次,重要的还是捋清义军内部的文治,就从六部说起吧!”
PS:求推荐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