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黄皮子说大唐兴,李昊汪 (第1/2页)
辽西,宁远城。
夜幕下,城头上的一伙守夜兵聚在火盆旁,烤的是前胸暖后背凉。
火并了东江镇后,李大帅麾下的成建制汉兵总算多了不少,因此守城兵卒全换成了汉兵,各种夷丁也按汉五夷五的比例,打散进新组建的各营中。
是的,迟迟不肯进攻山海关的李大帅正在快速完成对麾下兵卒的整编与建制。
这伙守夜兵全是东江出身,最近一段时间难得天天吃饱,因此对主张闹饷的主帅是赞不绝口,他们用各种好词儿将李大帅夸上了天。
“还得是李大帅主意正,先前咱东江镇天天和鞑子打,也才吃单饷,一年到头肚子都填不饱,如今只闹了宁远一地,就能馒头管够,隔几天还能打打牙祭,吃上肉腥,小日子过的美滋滋。”
“闹了宁远算个啥,得去山西闹上一闹。大帅在辽阳城就说过,山西商人家里全是没奈何。那大银瓜,我想想就流口水。我这辈子也就一个念想,给我那苦命的儿子挣一个银冬瓜出来。”
“你懂个屁,山西人埋没奈何是因为银子花不出去,江南水乡那才叫富。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小民百姓都争着穿绸子衣物,江浙南直隶才有抢头,每户人家都拷一遍。”
他们的什长指出了手下的错误,“大帅说的话你们就记不住?有官身、中过举人进士的,才能叫拷饷,用夹棍和他们换银子。小民百姓那叫参饷,不能直接抢,得让他们自己送过来。”
各营中已经开始选拔监督军纪的宪兵,入关拷饷时兵卒们不守军纪会挨鞭子的。
由于是主帅的话,众兵卒都有心记上一记,可奈何脑子实在不灵光,只能记住拷饷和夹棍换银子这两茬。
那個银冬瓜又勾起了他们对以后日子的憧憬,一个个尽想着给家里弄个没奈何。
嘤嘤嘤~
忽然,一阵诡异的叫声自城下传来,粗犷中带着尖锐,在夜色中像水波一样往四周传开。
“鬼啊!”
“难不成是祖镇的魂回来了?人家的头还插在西门城楼前。”
“放屁,咱这是北门,祖家闹鬼也得去觉华岛和西门闹,跑到这边是甚道理?”
众兵卒惶恐不安,久经沙场的什长却连声呵斥手下,“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这是黄皮子在叫,它也饿了。要是它爬上城头,你们拿箭射了,一张皮能卖一两百文呐。”
辽东只有野人女真会拜黄皮子,汉兵拜的全是土地神、关财神、赵财神这些神仙。
有老什长在,众兵卒稍稍安心,恰好那黄皮子也不叫了。
可仅仅一会儿,那阵叫声就从城头上传来,众兵卒大惊,拿武器的有,跪倒在地磕头求饶的也有。
连老什长都吃不准这究竟是什么,黄皮子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爬上城头。
“大唐行、李昊汪~”
那瘆人的尖锐叫声再度响起,众人抖着身子听了一阵儿,才明白黄皮子居然在说话。
众兵卒跟着念叨了几句,又朝着发出声音的方位砰砰磕头,才算是请走了会说话的黄皮子。
等到叫声彻底消失,他们才止住身子的颤抖,相互小声议论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大唐行,还是大唐兴?”
“那黄皮子确实说了李大帅的名讳,只是这个汪字啥意思?”
以他们的见识,自然搞不清楚王字有时候还能重读,做称王之意。
不过这些细节无甚影响,总归有人知道大唐是李家天下,而主帅又恰好姓李。
“难不成李大帅是老天爷……”
众兵卒被机灵的同伴提醒后,逐渐往这个方向想,此前主帅百战百胜的事迹也被他们再度提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