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制全舆图 (第2/2页)
韩通听罢,也颇为赞同,这些人尽会给大周惹麻烦,不如远远地送走更好。
蔑儿乞人与蒙古族人没想到,他们才在心中暗自庆幸摆脱了契丹人的压制,转眼之间,大周就不惜万里将他们送到契丹人的面前。
直到他们抵达扶桑洲的那一刻,心中才有所悔悟,当初为何不像黠戛斯那般,好好地做大周在北境的属国,也不必被人千里迢迢地送到这处陌生的陆地上来。
在远赴扶桑洲的人群中,还有一位专门奉柴宗训之命,率领着皇家商团东航之人,此人名唤刘承规,也是一名宦官。
刘承规曾经多次奉柴宗训之命,参与皇家经济事务的管理,较为突出的便是对内藏库的管理、茶法的改革、宫廷营造事务以及权衡法的制定。
此次刘承规更是专门得了柴宗训的许可,去往扶桑洲探查金矿的具体位置。此事事关大周皇室,刘承规并没有与海关部、海军司直言,而是同其他人一样,打着贸易的借口,取得了通关文牒。
柴宗训虽说没有收下尹崇珂与曹彬,费尽千辛万苦运回大周的珍宝,可他并没有说过往后不会派人再度踏上扶桑洲自取。
刘承规抵达扶桑洲后,在一处港湾发现河中满布金砂,遂将此地命名为金山。
在将这批金砂运抵回京之后,刘承规相继往返扶桑洲与大周多次,且在其中一次航行中,还特意绕开了南部那条可穿行的水道,一路向南,竟不料意外发现了“南扶桑洲”的存在,并偶遇了当地的原部族百姓。
刘承规惊奇地发现,这里出土的青铜器以及早期的文字等,皆与殷商时期,十分相似。刘承规的发现使得大周又兴起了一股“南扶桑洲”的探秘远航之行,且不断有人质疑,远处在扶桑洲的原部族,似乎很有可能是殷商后裔。
此后,大周以那处可穿行东大洋与西大洋的水道,被用以划分南北扶桑洲,得名“甘渊”。
此甘渊,说的即是《大荒南经》羲和裕日之甘渊。水道乃是北扶桑洲之河流的延伸,大周之人顺势称之为“甘水”。
扶桑洲所对应的是太阳神的所在,来往的大周商团默契十足,皆取《山海经》中的内容,为扶桑洲的山水命名。
扶桑洲的一切,正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周人踏足此地而改变。其中,受到震撼最大的便是当地的原部族百姓。
在他们的认知当中,东西两个方向上都是遥不可及的大洋,整个世界,仿佛就只有他们这一处陆地。
契丹人的到来,或许只令他们感受到了生存空间上的威胁。但是大周的踏足,则直接震碎了他们的世界观,令他们不断感叹,外面的世界居然存在着如此繁华的国度。
不说大周庞大的船队,单说大周人华丽繁杂的穿着,就能令他们研究许久。
一时间,用当地特产与大周人交换各种复杂多样的物品,变成了扶桑洲各个原部族百姓最为上心之事。
昭武二十七年中,柴宗训传命民政部开始绘制大周全舆图,范围不仅要包含大周,还要将当下已发现的陆地全都描绘进去。
“朕要此图,成为日后我大周航行无阻的‘指南针’,让各国皆以我大周的全舆图为制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