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名场面(二) (第1/2页)
翌日。
大清早,苏闲就早早的起来。
他曾经在上一世,做的最多的噩梦就是天还没亮就上学。
没成想这一世也遇到了。
父亲苏贵渊名义上是真晕了,起码第二天是不会醒的,最后也只有娘亲送自己去。
他们走的也不是百官上朝的承天门、奉天门……
而是从西边的西安门,进入深宫。
此刻。
苏闲明显来的比较早,守卫看了一眼,就知道苏闲是今天要去大本堂的学子,但还没到开门的时候,所以也只能让等着。
而就这么一会儿时间。
西安门之外,一辆又一辆华贵马车停靠。
“小侯爷,该醒了……”
“二少爷,到地方了……”
“二弟三弟,下车!”
苏闲正饶有兴趣的看着,忽然看见了一个面孔方正,身形高大的少年,两脚就把两个还在迷瞪着眼的兄弟,踹出了马车……
娘亲也看的目瞪口呆!
而苏闲则目光停顿,发现这高大青年的马车上,挂着一个大大的“徐”字。
它所过之处,路边停靠的马车,全都不约而同的让开了一条道,让他直接来到西安门正中,就连守卫也是恭恭敬敬。
大明只有一个徐家,能如此高调,便是魏国公徐达。
那高大少年,应该是徐辉祖?
至于那两个,一個看起来十岁不到,一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左右的样子,应该是徐膺绪和徐增寿。
而正在两兄弟被踹下马车时。
“哈哈,徐家兄弟也来了,咱们兄弟倒是赶迟了,都是你们两个混蛋玩意起得晚!”
一边说着。
苏闲继续往声音来源处看去,这一看又是呆住。
还是一个大哥,两个兄弟。
只不过这一个着实彪悍,让两个小兄弟架着马车,他自己则是躲在车厢里,也没什么仆人家丁。
两个小子刚到,便不由分说的跑下马车,竟是直接来到西安门前。
“怎么还不开门,已经够冷的了,也不怕把我们给冻死。”
“啪”的一声。
身后,其大哥直接就冲着后脑勺来了一巴掌。
“这里是皇宫,你们两个瘪犊子别给我说死不死的,不吉利,还有进去以后再闯祸,就别去东宫找大姐。否则回去我就找你们两个犊子的麻烦!”
说着,其径直来到徐辉祖跟前,却是攀谈起来。
就在去年。
燕王朱棣,和徐府长女徐妙云成婚。
现在是洪武十年,按照历史,再过几年,朱棣就要北上就藩。
两人论身份地位,都是大明顶层的勋贵,可谓不相伯仲。
而苏闲再听到“东宫大姐”两个字。
那三个的身份已经不言而喻。
已故的常遇春,被追封为“开平王府”的常家三兄弟!
常茂、常升、常森。
徐家,常家!
徐达和常遇春,毫无疑问,是整个开国功将里面,数一数二的领袖级别的人物。
至于其它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曹国公李文忠……更是将星璀璨!
大明这一系列的开国功勋,在后世的史书上,似乎不如隋唐演义,甚至三国等等的经典故事流传……
然而,真实情况却是,他们一个个功绩却大的惊人。
或许正是因为平灭内乱、扫除北元、驱除鞑虏的速度太快,以至于后世并无太多可进行改编的故事情节,也就无法流传开来……
一边想着。
“咦!怎么今天来了一个陌生面孔?”
就在这时。
却是闯进门前,叫嚷着快点开门的常森,忽然看到了苏闲,好奇的眼神就探了过来。
而随着他的声音响起,越来越多的视线,也聚焦过来。
娘亲明显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紧张。
毕竟在场诸位,对于他们这些平民百姓而言,无一不是真正的顶层云端人物。
之前看到圣旨,说是要让儿子去大本堂,还不觉得什么,现在真正身临其中,却是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滔天压力。
抛却身份压制。
自己两人用脚步走来。
这些勋贵子弟都是坐着豪华的马车……
这让吴秀生出巨大挫败感。
然而,吴秀脸色白了白后,就要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挤出一抹微笑,声音还在发抖,“这……这是我儿……是圣上让……”
苏闲跨出一步,挡在娘亲前面。
“过了今天就熟了。”
“哈,也对!”常森今年才不过七岁,看起来几乎和苏闲同岁。
对于苏闲的回答,只是愣了一下,就擦了擦鼻涕点了点头。
“三弟,不对,我想起来他是谁了?”
就在这时,另一边的常升却是叫道:“你忘了,咱们昨日去大姐那儿的时候,大姐不是说过,雄英在城墙上和一个小孩玩,那小孩被皇爷赐入大本堂!”
“你就是他?”
说着,越来越多的人反应过来,再度将目光聚焦。
“他就是给皇爷写奏疏的那个神童?”
“真的假的?”
“我爹还说,空印案这次规模小了,没杀起来太可惜了,就是拜他所赐!”
“你小声点,爹还说了,这话不能往外说,让那些文臣听到咱们看他们笑话会急的……”
窃窃私语的声音在周边响起。
而刚开始的常森,却指着苏闲道:
“你比我还小,我见到皇爷都怕得不行,你敢这么做,真牛!”
苏闲笑了笑,没说什么。
恰在这时。
“门开了!”
常森一直在门口,见这一幕喊了一句,旋即当仁不让的就朝里冲去。
一群人乌泱泱的也跟在后面。
苏闲也准备走。
“闲儿!”
就在这时,娘亲低下头,摸了摸苏闲脑袋。
“进了里面,千万不能耍小性子,不许像在家里那么皮,也不要和人家打架……咱们好好的学本事就行了……”
今天这一遭,明显让吴秀非常不适应。
别人家要么是功将之子,家里面最少都是一个侯爵。
要么就是三品以上的大员之子,被选作伴读。
纵然是圣上从国子学选的青年才俊,那也是稍微大一点,有十四五,但听说都是皇子伴读。
自家孩子还这么小。
想到这里,她就不由得发起愁了,儿子来这儿,也不知道是福是祸,真要是被欺负了,自己也没地方说理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