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再添子嗣 (第2/2页)
王仲策直接揽过所有责任,他处在这个位置,享受了权利,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种小事,他就能直接处理,不能打扰到秦王。
秦王苏河主要精力,要集中在推翻大明朝的各项工作,一切杂事他都挡下。
不能让这些小事影响到前线。
王仲策作为首相加外戚,他也不害怕那些不成气候的苏家人。
这种主动砸大家锅的人,很少会有人给苏二黑求情。
等到战事结束,他会向秦王建议,官府之中的核心部门,要清理这种没能力的裙带之人。
吴栋林听到王仲策斩钉截铁的话,他只是点点头,没有再提出疑问。
王仲策处理完所有事情,他宣布今天内阁扩大会议结束。
“今天是我外甥出生的日子,我请大家去我家吃喜宴。”
众多官员一起去王仲策家里赴宴。
在酒桌上,他们表情更加轻松。
王仲策拿起酒杯,给大家敬酒,道:“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大家不醉不归。
秦军在前线打得非常好,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
大家要做好准备,我们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去京城办公。”
众人举起酒杯,高兴的喝着酒。
秦王在前线接连不断的胜利,他们都意识到,自己不久之后,就会从汉中去往京城。
那时候将会管理整个天下,身份也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
乔婉守在汉中码头旁,不时望着码头的方向。
她看着周围庆祝王后产子的消息,这个让人高兴的事情,她现在却没有一丝高兴的滋味儿。
她爹的乔振,说好只去一趟开封,不到两个月时间,就能返回汉中。
结果她爹食言了,都已经三月份,都快过去半年时间,他爹乔振还没有返回汉中。
隆昌号发来通知,今天将会有一艘船返回汉中。
乔婉认为他爹一定会没事,只是因为战争影响,不方便传来消息。
李达够在乔婉身边安慰道:“小婉,我相信李叔叔吉人自有天相。
前线秦军打得非常顺畅,现在传来的消息,都是好消息。
李叔叔又负责较为安全的粮食运输,一定会没有事。”
乔婉焦急的等待,很快看到一艘大客船靠岸,上面打着隆昌号的旗帜。
她惊喜地说道:“我爹,这一定是我爹回来了。”
他们立刻奔向码头,乔婉很快看到杜宝年杜叔叔带着很多人从船上下来,其中就有她的奶奶。
乔婉惊喜地扑过去,高兴的打招呼道:“奶奶,你不是在山西,怎么来到汉中了。”
她生母难产死亡,爹爹又需要到处去行商。
她从小就跟着奶奶一起长大,奶奶呵护着她,才能安稳的长大,直到被他爹接到汉中生活。
乔婉和她奶奶的关系很好。
乔奶奶开心的看着乔婉,摸了摸头说道:“你是小丫,长得这么快,现在已经是大姑娘。”
乔婉和他奶奶打过招呼之后。
在人群之中,寻找她爹乔振的身影,所有人下船,都没看到她爹的身影。
乔婉转身看向杜宝年,询问道:“杜叔叔,你有我爹的消息吗?”
杜宝年看着乔婉担心的模样。
他爽朗的说道:“乔丫头,你就放心吧!乔兄现在过得很好,他被秦军的大人物看上。
现在帮助秦军运输物资,他的行踪需要保密,没法向外传递消息。”
杜宝年极为羡慕乔振,他这个老兄,算是搭上秦军的关系了。
秦军进入山西,乔振都能说得上话,联络上晋商拥军,帮助秦军带路。
这让很多晋商与秦军联系上,让他们躲过了兵灾。
对于他们这些大商人,在山西的土地根本不重要。
山西地方贫瘠,也没有多少土地,粮食产量还非常低。
在这种乱世,活下来才最为重要。
很多晋商都会念乔振的情分。
杜宝年就是提前察觉到危险,准备把他家人接到汉中。
没想到秦军动作太快,他刚回到家,正在劝说家人离开山西,秦军就打了过来。
要不是乔振居中联络,他们未必能有好下场。
他返回汉中之时,乔振让他把故土难离的母亲,带到汉中这里。
毕竟山西那里在打仗,整体局势已经明朗,但山西局部地区还在拉扯。
他们已经投靠秦军,真遇到局部地区形势发生变化,想逃跑都没有办法。
乔振领着奶奶,开开心心的回到乔家。
杜宝年把他的族人,安排到他在汉中的宅子里。
他刚准备庆祝,就有一名晋商商会的成员,焦急的跑到他家中。
“杜副会长,汉中商会丁万年会长,准备召集各大商会负责人,有重要事情讨论。
咱们晋商商会乔会长不在,没有重量级的人物镇场子,您回来真是太好了。”
杜宝年让儿子负责安排来到这里的族人。
他立刻赶往德贵楼。
杜宝年乘坐马车来到德贵楼,看到汉中很多大商人都来到这里。
“杨爵爷,李爵爷好久不见。”
杨文才和李宫看到杜宝年,他们也打招呼道:“杜爵爷,看你满面荣光,这是发财了。
你生产的罐头,现在卖的真火。”
杜宝年跟着他们,一起来到德贵楼。
他发现人群泾渭分明。
没有获得爵位的商人,只能在大厅中就餐。
获得爵位的商人,他们都来到小包间中。
这里的人极少,只有十几名,都是各大商会的翘楚。
其他人都在外面。
他们坐在圆桌上,互相聊着内幕消息,谈着可能的合作。
丁万年走进来,大门随之关上。
“王后又诞下子嗣,今天是大喜的日子。
咱们为这个大喜日子庆祝,大家把这杯酒干了。”
众人都端起桌上的酒,一饮而尽。
丁万年喝完酒之后说道:“大家应该看过炎黄日报,秦军进攻的速度,大家都应该了解。
秦军拿下京城之后,相应的衙门必定会转移。
汉中的工业中心地位,也可能会不保。
大家要早做准备,咱们共同研究一个章程来。”
杜宝年直接开口道:“还要什么章程,各地的工厂,找个经理人就能维持住。
我们晋商商会总部,肯定会搬到京城。
跟着秦王的政策走,那才能第一时间发大财。
官场有一个风吹草动,咱们要是没跟上时代,就会被后来人超过。”
其他人都支持杜宝年的意见。
他们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大,都是极为精明的人,当然知道在哪里,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