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大神阅读 > 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 第345章:愿为大明,征讨不臣

第345章:愿为大明,征讨不臣

  第345章:愿为大明,征讨不臣 (第1/2页)
  
  辽东,奴儿干太冷了,自古以来便是苦寒之地。
  
  便是如今的季节,鹅毛大雪层层叠叠,冰封千里。
  
  人们只能躲在火炕取暖的室内,雪稍微大一点,连门都要给封住。
  
  像是家里的水缸,第二天起来看便是一大块冰坨,斧头都砸不烂,坚若磐石。
  
  所谓北国风光,万里雪飘,不过如是。
  
  这是人们的共识,所以想要得到迁徙这般多的百姓,哪怕是官府出面,也是有一定的阻力。
  
  像是江南,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迁徙,如今元气大伤。
  
  这次,朱元璋和朱英,把目光放在了最为底层,没有自己田屋的百姓身上。
  
  其中,以流民,乞丐为最。
  
  次日清晨,奉天殿上。
  
  “咱要宣布一个消息,一个未来将会影响咱大明国祚,影响子孙千代的消息。”
  
  “据锦衣卫探查,辽东,奴儿干地区,有大量的黑土,这些被不受重视的黑土,却是当今天下,最为肥沃的土壤。”
  
  “黑土的肥力,无须任何的灌溉,但凡作物种植其上,产量数以备计,尤其是最近在京师开始种植的番薯,马铃薯,玉米等作物。”
  
  “在这黑土之上种植,最次也是亩产千斤,甚至数千斤,如此肥沃之土地,岂可放任乎?”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众位大臣,都议议吧,此事该当如何。”
  
  龙椅上的朱元璋,并未坐下,而是站着身子,朗声说道。
  
  话音落下后,大殿之中,掀起了欣然大波。
  
  “天下竟有这等肥沃之地,简直不可思议。”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那些亩产千斤的作物都能出现,自然就有这些肥沃的土地,照我看来,这些辽东黑土,便就是为咱大明的番薯,马铃薯,玉米准备的。”
  
  “不然怎么在粮种丰富的时候,突然就出现了,如陛下所说,当真是上天恩赐。”
  
  “只是这辽东,奴儿干所在,于我大明边疆,西边受草原诸部危险,东南沿海,更有倭寇危险,临近高丽,变化甚多。”
  
  “这得需要多少将士百姓,才能守住开垦,浩浩荡荡,莫不是要百万人方可。”
  
  群臣震骇之后,立即极其有兴趣的讨论起来,纷纷交头接耳。
  
  这其中言论,别的不说,对于陛下所言黑土之事,自然是没有人去怀疑其中猫腻。
  
  锦衣卫虽然臭名昭著,但是在办差事这块,确实让人无话可说,尤其还是涉及大明根基之事。
  
  “陛下,臣有上奏。”翰林院刘三吾,上前一步朗声道。
  
  顿时吵闹的氛围了,就开始安静下来。
  
  “准奏。”朱元璋点头应道。
  
  刘三吾道:“启禀陛下,如此重大之事,关乎大明国运,怎可在朝堂之上,公然布诸于众,这另有宵小,将此事传递出去,便是影响重大。”
  
  “辽东奴儿干,各族甚多,我大明汉人稀少,又初苦寒之地,民众穷凶极恶,倘若是得了消息,占据了这上好黑土,便是我大明,偌大之损失啊!”
  
  刘三吾的语气,充满着懊悔。
  
  众多大臣听了,也都是纷纷点头赞同。
  
  而在这文武百官上首,众多亲王中,半眯着眼睛的朱棣,徒然睁开。
  
  辽东临近北平,他对那里的情况,最为清楚。
  
  父皇所言之黑土地,朱棣也是看到过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黑土竟然如此肥沃。
  
  一时间,朱棣对于去倭国的心思开始变淡。
  
  ‘若是能留在北平,镇守辽东,那该如何。’
  
  想到这里,朱棣心中就有一丝后悔。
  
  朝堂上,朱元璋哈哈一笑道:“爱卿多虑了,这黑土可不是说几百亩,几千亩,据探查,其黑土所占,当有百万里地往上,皆是上等肥沃之地。”
  
  “如此之大,须以数十万人方可,这般动静,又岂是能瞒天过海。”
  
  刘三吾闻言道:“是臣孟浪,杞人忧天了。”
  
  说完,便退了回去,面色上亦是有激动神色。
  
  这奉天殿中,不管是哪位大臣,在爱国这块,指定是没有问题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谁还不想自家的国,更加强盛呢。
  
  哪怕是贪官,也希望如此,总得贪起来也容易点不是。
  
  此时,兵部尚书茹瑺上前一步作揖道:“陛下,臣有上奏。”
  
  朱元璋道:“准奏。”
  
  茹瑺高声道:“启禀陛下,如今我大明大军,业已有近五十万调往东南沿海,更兼有十数万水军共同前往。”
  
  “各地造船厂,便也在大力赶制海船。只等年后开春,征伐倭国,以讨不臣。”
  
  “而今辽东奴儿干,现沃土百万里,所属大军,定然不是小数,若再行调遣大军,双边行事,则我大明内陆空虚。”
  
  “更有陕西反贼,占据一方,也待以大军镇压叛乱。”
  
  “两权相害取其轻,是以臣认为,可否暂行征伐倭国,先行镇守辽东奴儿干。”
  
  茹瑺这话一出,朱元璋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其实茹瑺的话,并没有什么问题,站在他兵部尚书的角度上看,将大明大军,兵分三路。
  
  伐倭,平反,镇辽。
  
  调用大军数以百万计。
  
  若是尽皆顺利,那自不必多说,可为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
  
  这三方之中,重点在于伐倭,镇辽。
  
  陕西反贼,尚在内陆,还还说,而这两方,哪一方出了问题,便就不是小问题了。
  
  朱元璋问道:“以茹尚书所见,该当如何。”
  
  茹瑺作为曾经最初面见太孙殿下之人,自然心中清楚。
  
  出征倭国,是为了白银钱财。
  
  镇守辽东,是为沃土粮食。
  
  粮食可为钱财,可白银可不能变成粮食。
  
  “臣以为,当镇守辽东奴儿干为主,伐倭次之。”
  
  “倭寇之患,虽也极为重要,可若比起百万沃土,便就稍弱一筹。”
  
  “今年开春前,若可将多数粮种,播种于沃土之上,待到夏季,可获巨量粮食,这可活多少百姓。”
  
  “便是再有天灾,亦无须担忧存粮不够,且北方荒芜贫瘠,百姓苦难,这般必可富北方之民。”
  
  茹瑺语气沉重的说道。
  
  而在这個时候,眼睛最亮的,便就是朱棣了。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刚才他就在心里想着,若是不伐倭就好了。
  
  辽东奴儿干,地广人稀,各民族民风彪悍,多为渔猎。
  
  且有草原诸部族虎视眈眈。
  
  若是大军前往,必定要有熟悉的将军带领方可。
  
  他燕王朱棣,藩地北平,常年与草原各族打交道,辽东奴儿干更是熟悉无比。
  
  多年征战,少有败绩。
  
  加上如今凉国公蓝玉,明升实贬治安司大都督,论当今朝堂,还有谁比他更有资历和经验。
  
  即便不大可能是他单独统帅,但只要他能过去,掌控这等地方,不比什么蛮夷倭国要强上太多?
  
  况且这等地方,国之重地,必然长期有战争。
  
  这就给了他立功的机会。
  
  想到这里,朱棣的眼神中,隐隐透露出一丝激动。
  
  “别多想了,你当太孙殿下吃素呢,会放任四弟你过去?”
  
  “呵,即便是调凉国公前去,也不见得会让你过去,你这心思,还能有谁不知晓?”
  
  就在朱棣心中暗喜之时,旁边一道熟悉的声音,小声传来。
  
  原来是晋王朱棡,早就发现了朱棣的端倪,仔细观察。
  
  所谓最了解自己的,恰恰便是对头。
  
  朱棡聪慧,朱棣这点心思,一下子就被他所猜透了。
  
  便就稍稍挪动两步,直接就在朱棣耳边说道。
  
  朱棣听完,面有惊怒,可朱棡说完后,直接就退开,根本不给他答话的机会。
  
  额头上青筋跳动,却无可奈克。
  
  这里是奉天殿,可不能在这里争吵。
  
  重重的吸了两口气,朱棣这才沉定下来。
  
  而此时朝堂上,也是议论纷纷,尽皆赞同茹瑺所言。
  
  可朱英,却是眉头皱起。
  
  思索一番后说道:“爷爷,茹尚书所言,自有道理,可征伐倭国之事,非单单牵扯大明。”
  
  “如今高丽新任国师道衍,为配合我大明开春后征伐倭国,调高丽之军二十万至于釜山沿海,前些日子,更有八万先锋出海,占据对马岛。”
  
  “只待是明年开春,与我大明共同进发,征伐倭国。”
  
  “高丽与之辽东,不过是一江之隔,若是我等贸然放弃伐倭之事,则高丽孤军深入,怕后续难以为继。”
  
  “如此一来,与高丽交恶是小,坏大明威望事大。这等道德败坏之举,往后于万国之间,我大明当何以统帅。”
  
  真要是按照茹瑺这般行,道衍那边,真就是坑惨了。
  
  左右为难不说,单单就这国师的招牌,肯定是砸了。
  
  军心涣散是必然的,要知道现在的高丽军,都是憋着一口气,征伐倭国,以复世仇。
  
  可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而在这次征伐倭国中,本来就是以大明为主力,高丽为辅助,主战场还是在大明这边。
  
  现在一下子放弃行事,以高丽之军,肯定是没办法把倭国打下来的。
  
  哪怕现在的倭国,刚刚结束内乱,在战力上有所缺失,但比起高丽来,还是要强上太多。
  
  真要高丽有这实力,早就打到倭国去了。
  
  也不会说等到现在。
  
  朱英的话说完,最先得意的,自然是晋王朱棡。
  
  只见他眼神发亮的看向朱棣,仿若在说:瞧吧,我就知道没这般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