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冰火两重 (第1/2页)
苗人虽然挂着军职,但实际上他跟韩信他们压根就不是一个系统的。
得罪肯定是得罪了,现在回想起来,苗人也觉得自己有些昏了头的。
不该一点功劳也不给韩信留的。
要不要那是人家的事情,给不给,那就是你的事情了。
这里可没有说什么给了是情分,不给是本分这么一说。
不存在的东西。
说的在透彻一些,苗人之所以能拿下柘县,最大的原因是因为韩信带着大军来了。
若是外面没有韩信的五万大军,他苗人敢动吗?
至于说理智不理智的,那就仁者见仁了。
反正苗人是没能在事关自己利益和命运前途的时候,还去控制住自己的贪欲,去思考一下盟友的利益。
与此同时。
离开柘县继续南下的韩信也正在苦恼着,好不容易激起的士气,这会儿因为柘县的事情又稍稍回落了一些。
他们这些士兵跟斥候接触的也不多,更多的还是两者的配合。
斥候提供精准的情报,然后他们定点去清除。
以往没人觉得斥候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同样的,大家也都觉得有斥候的配合,他们作战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了。
特别是一些指挥军官,感受就更深了。
而斥候对他们的帮助有多大呢?
一个五百主,在没有经过进修培训的前提下,拥有完整的斥候网络配合,他能够胜任一个千人的职位,而且还是不弱于对方有多年千人经验的老鸟。
这就好像打牌的时候我知道你的底牌一样爽快。
然而,斥候抢了功劳是一回事。
而另一边。
负责撰写作战记录的刀笔官则开始头疼了。
两眼泪汪汪的看着韩信,伤心的声音都哽塞的问道:“将军,这该怎么写啊……”
“写个屁啊还?不写了……”韩信没好气道。
“诺……”刀笔官唯唯诺诺的应了声,旋即扭头离开,手背忍不住的抹着眼角:‘呜呜呜……’
韩信也很烦。
汉军为什么越来越强大?
不仅仅只是对于军队的训练严格。
同样的对于军官也没有任何的松懈。
每一次作战,刀笔官都要将详细的作战细节记录下来,撰写完成之后,拿给负责指挥的军官查阅,确认无误之后,军官签字,然后就是入档。
这些记载可不是为了留下史料的,每个月会从当月所有战例记载中挑选出几部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战例送去各部,供军官们学习参考。
因为是王不饿开的头,而且因为开始的早。
因为大多数军官现在都是受益者,也包括了灌婴,韩信这两位后来被提拔的大将。
两人甚至在出征前,还参加了一次战例学习。
正因为自身就是因此而受益的,所以记录他们战例的时候,他们也就没办法再去拒绝了。
那么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呢?
答案很简单,认真学习,争取不遗漏一场战例学习,争取学会每一个战例,看懂每一场战斗。
看的多了,学的多了,思考的多了,自然而然的,自己也就会越来越强。
现在他们这边要断档了,而斥候那边则多了一个必学的战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